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拼貼、演出的層次和注意圈--十月三日團練後記

如果說有一種playback的形式最接近即興劇(Impro),我想,那或許是結尾時的「拼貼」(collage)。

拼貼此一形式,從字面看,理應源自於拼貼藝術(繪畫)。法文動詞「膠黏」(Coller)的意思是紙或物體貼在一個二度平面上,據說拼貼的靈感正是來自畢卡索和布拉克看到巴黎街頭貼滿層層海報的牆面(注一)。

如果用「貼滿層層海報的牆面」來形容playback theatre的拼貼,確實十分貼切。

在演出尾聲的拼貼,有時會直接讓演員就自己的感覺演出,有時則會邀請觀眾對該場演出聽到的故事或是發現的事情,每個人給一個「詞」--而後者的外在形式基本上極為類似即興劇的表演。

拼貼是一種非常適合探索故事不同層次的形式,尤其是那些「被其他海報蓋住的訊息」,也很適合在一場演出的最後被揭露,補強整場演出中未盡圓滿的事項。那麼,什麼是故事的不同層次呢?

有時,故事的層次代表不同的「觀點」。例如自己的觀點、他人的觀點、大環境的觀點(想像在政論Call in節目中的紛雜)、長遠歷史的觀點等等。有時,故事的層次代表著事發的源由。例如,故事中對某一事件的選擇、使故事主角做此一選擇背後的邏輯與動機、支持此一選擇的習慣領域所反映的外在環境與內在思維框架、訴諸原型或潛意識或原罪。有時故事的層次代表著演出呈現的方式;有時故事的層次代表故事不同的橫切片。不過無論如何,要呈現這麼多不同的面向,「拼貼」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十月三日的團練,主要是為比較新進的伙伴介紹即興劇場中的一些元素,因此屬於自由參加的練習。考量到一些入團較久的伙伴,以前曾經練習過故事的層次(注二),因此決定採用不同的途徑(approch),也就是試著使用即興劇場的表演方式來練習拼貼。

首先我邀請一位伙伴(teller)分享自己的故事,再由其他的伙伴以拼貼的方法嘗試表現出故事中各種不同的面向。

這是一個關於一位母親和她的兩個女兒的故事。一開始的拼貼大部份圍繞著故事中角色的觀點鋪陳,伙伴的演出也都掌握到故事的核心要素。隨著大部份「可以演出」的內容都已經呈現,伙伴們開始陷入沈思--故事還有什麼面向可以呈現?

通常在故事的核心非常清楚時,我們並不會由其他的觀點切入這個故事,因為演出很容易進行,說故事人和觀眾看了也十分滿意。唯有在已經「演不下去」時,才會思考新的可能。

有一幕拼貼的場景,姊妹們正彼此安慰著,照慣例,這一幕場景停留在一個溫馨的畫面,此時演員正想要退回,我便邀請舞台上的「姊妹」定格,並邀請「母親」上台對這對姊妹說話,同時加上一小段獨白。等母親退回之後,姊妹繼續延續之前的對話,但此時話題已經從彼此安慰轉變成為母親,讓演出有了新的關聯。

印象中這種「獨白」的呈現在我們團裡是第一次的嘗試,會採用這種方式的靈感則來自於戲劇競技中Space Jump(注三)。那麼,什麼時候是母親上台的時機呢?比較合適的時機也許是姊妹的對話告了一個段落後,彼此先在舞台上定格(約莫三秒鐘),不要急著退場,母親出場時,則透過說話或是其他的方式,提醒伙伴們「我需要你們的協助」。

有時在舞台上定格,能讓其他的伙伴有機會進場利用剛才的演出,把故事推向不同的層次。在最後一幕中也發生了類似的情形。一位伙伴上台分享了一個不同的觀點之後,沒有留意到後方有其他的伙伴想要回應他的觀點,就急忙地退了回去。經過討論之後,我邀請這位伙伴重做一次,並且在說完之後,在舞台上定格。此時另一位伙伴出來陳述不同的觀點,而第三位伙伴也加入戰局,第四位伙伴回應了第三位。最後,舞台上的四個人定格,卻出現了一個視覺上的缺口,而在論點上恰恰也剛好少了某一個重要角色的觀點,我便邀請第五位伙伴上台補足這個部份,這一幕的拼貼將一個「大哉問」拋回給觀眾思考,為整場拼貼做了很好的結尾。

施與受(give and take)是即興劇的基礎,好的施與受能讓演出更順利,而舞台上的「等待」有時也是一種offer。

這場團練中也觀察到一點有趣的現象,當我們覺得同一個故事已經沒有什麼素材可用時,才會開始思考還有什麼可以發揮的空間,才會開始推演故事的層次。不過這是很好的現象,因為如果一開始我們就推演故事的層次,會讓說故事人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我的故事不見了,卻變成大時代的兒女情仇?」

團練結束之後,思考著如何繼續發展團裡對議題層次的敏感度和演出能力,忽然想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注意圈(注四)。在鴻尚上史的《你也有100分的魅力》一書中也提及了這個觀點,不過他使用「第一範圍」、「第二範圍」和「第三範圍」來表示不同的注意圈。簡單地說,第一範圍代表注意力在自己身上,使用的話語像是內心的獨白,也就是關係中的「我」(或是所謂的「公眾的孤獨」);第二範圍代表注意力聚焦在某個角色或是物件上,使用的話語像是彼此的對話,也就是關係中的「你」;第三範圍代表注意力放在整個空間中,使用的話語像是公開的演說,也就是關係中的「他」、「大家」。

在舞台上能夠有效地在三個範圍中切換,也就是由小注意圈轉換到大注意圈,由大注意圈轉換到小注意圈,同時在轉換時不讓注意力分散,是很重要且有用的技巧。這種技巧除了能在「舞台上拯救自己」之外,也能提供拼貼不同的呈現方式。

舉例而言,演員可就同一個角色呈現三種範圍的轉換,像是先前提及的例子,當姊妹二人在舞台上定格,母親在舞台上可以先分享自己的感受「哦,我有兩個寶貝」(第一範圍),再對觀眾說「他們是我的寶貝」(第三範圍),最後,對著兩個孩子說「是的,你們是我的寶貝」(第二範圍)。

另外,由於在拼貼的過程中並沒有限制同一個角色同一事件不能重複演出,所以如果有某個角色的印象非常鮮明,可以在某個場景出現之後,另一個場景再以同樣的身份出現,並且透過注意圈的轉換,讓觀眾有不同的感受。

重複,有時能夠帶來很大的力量。

其他還有許多的應用,例如舞台上的演員能夠透過注意圈的轉移,演出類似雙口相聲或雙幕劇(Two scenes)的呈現(另一種方式可能是使用Inner voice)。兩個人在舞台中間對話,一個人先轉向另一邊喃喃自語(第一範圍),然後再轉回來繼續對話(第二範圍),然後換第二個人轉向觀眾說話(第三範圍)。

無論演出如何呈現,playback theatre的基本精神是「演出說故事人的故事並當成一份禮物送給他」,因此過多的猜測和過度的詮釋,甚至是天馬行空的發想,都有可能傷害到故事和說故事人的感受,我覺得這也許就是Playback theatre和Impro最大不同之處。不過許多Impro的形式十分有助於playback的練習,像是typewriter(注五)就可以用來做活報形式的基礎練習,而即興演出的基礎也是一致的,因此即興劇的基礎訓練,也可視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基礎。

至於要先發展即興劇場的藝術呈現和創意表達,還是先發展同理心以便掌握故事的核心,我想在不違Playback theatre的根本精神下,也許可由團體討論共同決定。(By Jester 2007.10.06)


(注一)參考劉惠媛,《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幼獅文化出版社,2002.1。 (注二)見李志強,〈故事多層次的練習〉,http://tw.myblog.yahoo.com/play-back/article?mid=24。李志強,〈故事的層次〉,http://tw.myblog.yahoo.com/play-back/article?mid=20。 (注三)這個形式簡介如下:一個演員開始演出,第二個人凍結(freeze)場景,並開始第二個場景的演出。第三個演員凍結場景,並開始第三個場景的演出。第四個演員凍結場景,並開始第四個場景的演出。一旦場景被建立了,最後進入的演員要找一個理由退場,此時場景回復到先前的場景。由第四個人開始到第二個人,每個人在自己「原先的場景」中找一個理由退場。一直到只剩下第一個人。採用新的身體姿勢須合理,這個活動想要加入多少人都可以。 (注四)見瑪.阿.弗烈齊阿諾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精華》,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6,p444-445。 (注五)這個形式簡介如下:一個演員扮演一個作家,其他的演員演出他寫作的作品。作家和演員在一個好的施與受的狀態,說一些內容讓演員有發揮的空間。此一形式也可以和一頁頁產生關聯。

2 意見:

匿名 提到...

親愛的
你在哪裡學的拼貼?
你運用了更多的其他戲劇形式的練習,將拼貼的層次與精神,表現出來!真佩服你,改天來教我們吧。
很感謝你將實際操作與省思寫出來,花費了很多功夫吧!真是不容易。
拼貼這個形式的目的,有很大部分是想自由傳達故事背後的社會、文化、政治背景,所以如果故事跟社會文化有些不同的觀點時,用這樣的形式是很震撼的。也可以補足其他形式很難表達較大議題的部分。我的小小分享~
水瓶魚

李志強 提到...

哎啊啊!

親愛的水瓶魚老師,

我是在2005年聖誕節參加Veronica老師的工作坊時學到的呀!^_^

正因為拼貼的目的之一是「想『自由傳達』故事背後的社會、文化、政治背景」,所以我才會覺得和Impro有些類似,尤其是結尾回顧時的拼貼更是如此。

由於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很多東西就自然而然會嘗試運用在Playback中,自己覺得蠻好玩的。至於「教」不敢,大家可以一起研究討論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