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有故事讀書劇會之二 心得分享

「有故事讀書劇會」系列的第二場聚會在週五的夜晚來到。儘管屋外「天階夜色涼如水」,場內大夥兒翹首企盼的熱切早已凝聚出一屋暖意。

今天的主題是『東西方思維架構和一人一故事劇場』,由你說我演一人一故事劇團的團長志強帶領。「西方人見樹,東方人見林」早為一般人所熟知,由我們東方人來搬演西方人創造的一人一故事劇場,無論是操作的過程或是演出的呈現,勢必都有其幽微相異的地方,現場可以感受到夥伴們莫不摩拳擦掌,希望在今天就能把這根本結構的差異弄個清楚。

志強首先為大家導讀《思維的版圖》(繁體中譯本《思維的疆域》)這本書,作者理察德.尼斯貝特是耶魯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也是第一位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社會心理學家。書中作者藉著許多具體周延的實驗找出東西方文化的迥然差異,並發現在兩種不同文化下,人的思維方式和看重的價值不一樣,表達的方式和抉擇時的取捨也非常不同。

雖然我們為課程準備的投影設備出了一些狀況,無法現場欣賞到志強預先為課程準備的精采投影片,幸好志強帶領的功力超強,所以儘管大夥兒沒能預先閱讀這本書的內容,卻也透過志強設計的精采活動和清楚的講解,都能夠立刻領會到存有於東西文化之間極端的差異。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

  • 西方重視個體,東方重視整體;
  • 西方的世界結構是分類的、範疇的,東方的世界結構概念是關係的、關聯的;
  • 西方是辯論的,東方是協商的;
  • 西方是對錯分明的,東方是較多灰色地帶的;
  • 西方鼓勵出類拔萃、東方鼓勵群體和諧;
  • ……。

志強接著又透過一個「領導力」的小遊戲,讓我們每個人看到自己在做決定時,個人內在的文化結構如何運作。活動進展至此,每一個人莫不對志強的引領功夫大為佩服,也對本書作者的見地打從內心認同。

活動最後,大夥兒分組就東西方不同的思維架構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產生的影響,進行了下表所列幾個議題的討論:

流動塑像的呈現故事的核心要素 不同角色的定位 管理風格的差異
東方 模糊, 充滿灰色地帶, 重視背景、環境的, 隱藏、含蓄的, 重視整體性(網絡關係的)。 (文化差異會造成/影響詮釋差異)

以個人與旁人或環境的互動為核心

關係取向, 關係的描述有助於呈現角色(Ex.請問這個角色如何稱呼你?他如何對待其他人), 界線不清楚, 角色比較僵化, 強調透過關係來認識角色的定位 重紀律、資歷, 遇到問題時會處理人的關係, 容易因人而設事, 態度上較為拘謹。
西方 明確, 鮮明的, 重視個體的, 清楚、外顯的, 純感受的。 以個體內在的狀況為核心 個人取向, 習慣於特質的描述(Ex.請用兩個形容詞形容某個角色), 比較呈現多樣化, 強調個人特性的展現 重能力、績效, 遇到問題時會處理事的議題, 會因事而設人, 態度上較有彈性。

至此,看到自己在努力從事一人一故事劇場各種形式的學習與操作時,其實無論是詮釋的角度、表達的方式或角色定位的傾向,都受到背後隱藏著的堅固文化結構所牽引。因此夥伴們在做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呈現時,對內在思維運作機制需要具備清楚的覺察,才有能力跳脫直覺反應的模式,選擇精準有力量的呈現方法。

一系列讀書劇會的活動,讓我感受到你說我演一人一故事劇團濃厚的文化氣息。一人一故事劇場特有的人文關懷特質,早已讓每一個一人一故事團體都有『家』的感覺,能生活在具有濃濃的文化氣息的家裡,頓時覺得自己真是天之驕子哪!

By 粉圓/編輯:志強

*編按:簡體中譯本《思維的版圖》為中信出版社出版,李秀霞譯,繁體中譯本《思維的疆域》為聯經出版社出版,劉世南譯。

4 意見:

李志強 提到...

事實上我們常常在流動塑像的呈現中,透過整體、背景和關係來演出說故事人的情緒或是感受。個人猜測這多少和東方人的思維模式不同於西方人有關,在西方思維中,強調個體,因此流動塑像此類以個體的感受為核心的呈現,比較容易掌握演出說故事人此一規則。然而在東方的思維中,並不突顯個人或是強調個人的重要性,也因此我們習於透過關係或是背景的建立來呈現說故事人的心情。

在過去的經驗中,就算我們並非每一個人都演出說故事人的情緒,但是說故事人會明白並接受演員呈現的內容,也就是縱使未能依照規則呈現,說故事人也能夠理解我們呈現的意涵。潛在地說,這是因為我們有同樣的思維模式,另一方面,只要說故事人覺得這是他的感受,我們也就接受這個結果。

這種經常發生在初學者身上的現象也讓我們劇團進一步思考,如果思維的基本架構不同,那麼什麼樣的呈現方法才是對說故事人最好的方式?

我個人覺得聚焦在說故事人的感受依然是比較好的方法,雖然我們常常依靠關係來定位自己,不過如果要看到內在發生的事情,太過強調和外在的關係未必比較好。

另外,如果思考到有關回映或是投射的問題,甚至是內在感覺的抽象化,有時候背景會變成主體。有一次說故事人分享害怕看到死貓的感覺,我就演出悽厲的貓叫聲。死貓不會叫,所以這不是貓的感覺,但顯然說故事人也不會這樣叫。有趣的事情在於,如果說故事人的覺知中完全沒有貓,就不會有害怕這回事發生。這是一種出現在意識中的觸(眼睛看到光生起眼識,這個過程就叫觸,意識亦然),而一般我們詮釋的情緒則是受(觸所產生的感覺)和愛(對此感覺產生的喜惡之情)。

雖然我們不能排除說故事人的感受中有「貓」存在的事實,但是如果呈現的演出不是說故事人的情緒而是某種背景,就有可能再度把說故事人帶入那種情境之中,此時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同時減損了讓說故事人抽離情境的影響力。然而,如果說故事人充滿了悲心(悲就是同情他人的受苦),那麼他的感受中必然會有「貓」的苦。遇到這種把別人的感受放到自己心裡的說故事人,也許會是另一種挑戰。

同樣地,有時我們也會更進一步嘗試去解析情緒背後的真實,但這時如果說故事人不能理解,就會產生誤差。例如,有人說憤怒源於恐懼,一個生氣小孩不上進的母親,其實是害怕小孩沒有辦法生存,或是無法依照自己的計劃發展。但是我們並不一定能夠很容易地知道這位母親真實的恐懼為何,如果演出前者,但實際是後者,就會產生「那不是我的感覺」的狀況。

因此,為了讓演出者們能成為說故事人「整體」的寫照,我認為聚焦在說故事人的感受依然是比較好的方法。

匿名 提到...

我個人比較有體驗的是東西方處理'與面對團隊生活與議題的差異.
但看到你們這麼深入探究西方發展出來的演出形式用在東方的思維.好有趣喔!志強可以寫一篇這個論文了.非常有價值喔!
我們也很期待上課和你們一同學習,這樣的議題討論很有深度'很需要ㄟ! 水瓶魚

李志強 提到...

論文的話需要多一點的數據來支持。不過東西方對團隊的概念和管理領導的風格的確差別很大,這一點其實在讀書劇會裡有特別請兩位對管理比較有涉略的伙伴討論。

我個人的性格是傾向西方思維,因此在東方的思惟環境下,曾度過蠻痛苦的一段時光。

李志強 提到...

「然而在東方的思維中,並不突顯個人或是強調個人的重要性,也因此我們習於透過關係或是背景的建立來呈現說故事人的心情。」

2007.11.18的演出中,有位觀眾也提及這個觀點。她在看過了流動塑像的呈現之後,覺得在東方社會或家庭中人們不容易表達自我,如果我們能夠學習在生活中更清楚地表達自己,對於溝通也許有很大的幫助。

對此我個人也深有同感。也許,這也是一人一故事劇場在東方社會中能產生衝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