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20070921-23 形式之美工作坊心得分享(上)

Veronica 說: 不需要害怕在演出中犯錯, 有時錯誤反而是耐人尋味、 讓人回味無窮。

想著要怎麼和夥伴分享這次工作坊的經驗, 於是又想起Veronica 的這句話, 我想是這次學習的註解吧!

Veronica 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老師。 她沒有英國人的死硬, 而仍保有她優雅的禮節, 更多時候是完全熱情的投入, 隨時準備好讓我們大笑一番。 她真的是英國人嗎?

跟著她學習是生動而快樂的, 即便這次工作坊的形式大部分都已接觸過(除了大合唱), 還有澄清了三句話與三段落的發展由來。 活動的本身並不特別, 但是她真的帶給我更深刻的 playback 精神, 以及「美」的領悟……不只是形式的學習而已。

活動的場地在花蓮舊酒場, 現在是創意文化園區。 工作坊的這個時間, 剛好有一些作品的展示, 於是她要我們去觀賞這些作品, 感受這些作品的「美」和自身經驗的連結, 然後我們就在展場中說故事和演出。

她總是會如此巧妙運用活動中的當下時刻, 傳達「美」的真諦, 而非一直跟我們說怎樣怎樣才會「美」。 我覺得與其說她在教「美」, 不如說她在示範一種美的生活, 一種 playback 核心精神的美。

就像有夥伴提到, 她在結束活動中帶的遊戲, 以前也曾經玩過, 但是那時候卻是很搞笑、很好玩, 而這次卻令人感到溫馨。

類似的情形在這次工作坊中不勝枚舉, 活動可以很搞笑、很有趣, 也可以很感人、很深刻。

錯誤也可以很「美」。

於是她會說: 就做吧!來玩吧! 即便遊戲玩過了也沒關係, 即便規則不清楚也沒關係, Let's play!

是啊! Let's playback! 就這麼簡單。

小一 9/24

2 意見:

匿名 提到...

Veronica也常說教學或演出即興是需要充足的準備(例如團練)與學習,才能全然地放空'感受表演或工作坊時的需要,靈敏地發展出來.很多資深引導者畢業了,還每年到世界各地不斷學習一人一故事劇場中的議題.他也鼓勵我們教學者盡量還是要做課程設計,像他一樣會先了解大家的背景,思考可能進行的內容與目的(團隊的動力'能力..),並寫下課程的省思.看來好像不費工夫,其實功夫已在日積月累中培養起來.我經驗到的Jonathan,Jo或是Bev老師都很思密周到,規劃好思維方向,但也保持彈性,並不斷和同伴討論,是教學的很用心老師喔!放膽地玩,是希望我們更放鬆'敢嘗試,但對於形式或儀式的創新,就不這麼鼓勵了,除非是很成熟的團隊.大家若到世界各地看,能經驗很久的形式還是那些,創新的形式也都有五年左右的歷史.分享給大家喔. 水瓶魚

李志強 提到...

我完全同意水瓶魚大德的建議呢!

我記得在《奧運高手(我要高飛)》這部勵志型熱血體操漫畫中,曾提及創造新的體操動作是值得鼓勵的事情,但前題是對基本功夫的徹底掌握。

有時形式的創新是練習的副產品,例如Jo Salas在《即興真實人生》中提到行動徘句的形式,原本就是一個練習。

我也認同Veronica老師覺得最重要的三個形式是流動塑像、一對對和故事。如果問我,我大概會說流動塑像、流動塑像、流動塑像。因為連流動塑像都還有待加強,其他的形式就甭提了。